【如何应对孩子发烧】

2015-05-06 0 642

     虽说,孩子发烧是再常见不过的症状。可是,遇到孩子发烧时,家长还是会心急如焚,不知所措。即使是一些很理智的父母,也不免会焦虑。由于老一辈传统观念等等的影响,直到现在很多家长面对孩子发烧时,都难免走进误区。现在我们就来看看,孩子发烧时,你的处理方式对了吗?

      1:发烧对身体有害?会烧坏大脑?

      2:发热捂汗,可以帮助退烧?

      3:一发烧就应当马上去医院看医生,把体温降到正常。

      4:无论什么情况发烧,都立即吃退烧药。

      5:吃退烧药见效太慢,输液打“退烧针”效果快一些?

      6: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吹电扇?

      ……………………

      以上说法,你赞同几条呢?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烧很高,有的人即使严重感染了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由于感冒、耳朵感染或者支气管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等其它病原体感染。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即退烧的过程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好转过程。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吃退烧药就能退烧,几小时后体温又再次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反复高热3-5天很常见。如果是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病毒在人体内有个生命周期,一般5-7天左右身体会自主将病毒清除,不需要药物去对付病毒,也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使用。如果是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本”的治疗。

高烧时如何合理选择退烧药?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C,耳温超过37.8°C,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0°C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或者导致死亡。因此,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玩耍、学习、工作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去治疗发烧。腋下温度超过38.5°C的患者,我们推荐使用退烧药退烧,主要为了缓解发烧给人带来的不舒服,以便患者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同时,高烧时推荐退烧药也为预防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少皆宜、经济实惠、合理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是两个经典口服老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首选,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对乙酰氨基酚”这个药名可能比较拗口,但说扑热息痛、必理通或泰诺林这样的药名大家就不陌生了,他们都是含单一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都可以使用,不会伤害胎儿,也不会影响到哺乳中的宝宝。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会造成肝损伤。常用的治感冒的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如儿童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成人用的日夜百服宁、白加黑感冒片等。如果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同时,也在服用复方的感冒药,就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因此服药前要仔细核对成分,避免相同成分药品叠加服用。


 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蚕豆病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退烧时,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退烧无效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换成布洛芬退烧。人们熟知的以布洛芬为单一有效成分的药包括美林、芬必得等。

 布洛芬儿童的日常最大用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10mg/kg,一日最多4次。成人常规用量为每次200mg-400mg,每6-8小时一次,一日最多4次,一日最大剂量2400mg。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美林布洛芬不良反应包括可能会诱发哮喘,对于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布洛芬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安全,但过量容易造成肾损伤。


      持续高烧不退的选择:两种退烧药物交替使用

在持续高烧不退情况下,可以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用了2小时后烧没退下来,而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间隔是4小时,这时只能用布洛芬来交替。两药交替使用的时间间隔最小2小时。交替使用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次数仍然是4次。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日只需服用两、三次退烧药就能退烧时,我建议选择单一药品,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得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因此用一种退烧药就能控制发烧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


      吃药退烧时要多喝水,加快排泄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同时,吃药降温的同时也需要配合物理降温的手段,这包括洗温水澡,或湿热毛巾擦拭全身,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尤其是儿童,酒精容易透过儿童稚嫩的皮肤导致酒精中毒。



孩子发烧,家长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感觉孩子发热,就是发烧了!

事实:儿童感觉到热的原因有很多,用力的玩、哭以及刚从温暖的被窝里出来,或者再热天处于户外等,都会使身体发热。但在这些情况下,孩子的皮肤温度在10-20分钟内就能恢复正常,当以上原因被排除时,如果孩子仍感到发热或不舒服,则有80%的可能是孩子真的发烧了。


以下是量体温时的发烧标准:

     肛温、耳温测量:38℃及以上;

     口腔温度:37.8℃ 及以上;

     腋温:37.3℃ 及以上。


误区二:发烧对身体有害,会烧坏大脑

事实:发烧本身不是一种疾病。引起发烧的原因很多,但主要是病毒、细菌等病菌侵入人体所致。人体为了抵抗并杀灭它们,便采取了一种自我保护性质的反抗措施——发烧。实际上,发烧是一种好现象,说明孩子正在努力与病菌抗争,而且,这种能力会越来越强。但是,由于孩子大脑发育尚不成熟,过高的体温(超过39℃)可刺激大脑皮层,出现异常放电,即可出现惊厥。

      发烧合并感染并不会对大脑造成损伤,体温高于42℃时,发热才会对大脑造成伤害,并且只有当身体处于极端的环境温度下时,体温才会高到这种程度。(比如在热天把孩子关在封闭的车内。)

          发烧只是病征,发烧本身如果没有引起高热惊厥,就不会造成人体任何部位的损伤。倒是引起发烧的原因(即感染的病毒或细菌)有可能造成肺炎、脑炎或人体其他部位损伤。所以,遇到孩子发烧,在控制高热的同时,要通过医生帮助寻找病因,采用针对病因的得当方法,才能使孩子很快恢复健康。


误区三:孩子很容易因发烧导致高热惊厥?

事实:只有4%的儿童会发生高热惊厥。高热可能导致孩子大脑出现不稳定状况——高热惊厥。因此可能有复发的孩子体温高于38.5℃时,要给孩子服用退烧药。高热惊厥虽然看起来很可怕,但通常会在5分钟内停止发作,并且不会造成身体的永久损伤,不会令儿童有更大的风险,但是下次发烧时,可能有复发的倾向。如果高热惊厥现象超过5分钟,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治疗。也有名医科普说有过高温惊厥史的孩子应在发烧38 ℃时就应服用退烧药物。

      高热惊厥多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眼球上翻,面部肌肉僵直、痉挛或抽搐等。即使没有药物治疗,大部分孩子的抽搐也可能在短时间内缓解,所以家长最好不要随意搬动孩子,注意保持孩子头部侧向一边,或防误吸造成窒息。


误区四:一发烧就应当马上去医院看医生,希望把体温降到正常。

事实:发烧了应该先了解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发烧,而不是马上去医院体温降下来。去医院,不应是为了退烧,而是要了解为什么发烧。

•  体温在37.5-38.5度是人体免疫系统最活跃的时期,有利于提高人体抵抗力;发烧会造成人体虚脱,此时应当补充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  如果体温没有超过38.5度,精神状态与平常没有区别,可以在家观察三天;

•  38.5度是人体发烧的警戒线,如果3-6岁的小孩超过38.5度会出现高热惊厥的现象。

•  体温烧得越高,说明人体的抵抗力越强,感冒至少要24小时后才可以去做血规检查,才能准确的判断是否为细菌感染(白细胞增高是人体对细菌侵犯的一种反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被察觉)。三天的观察期内,如果病情发生变化应当马上去医院治疗。 


误区五:发烧就该马上吃退烧药?

事实:过早服用退烧药物,将孩子体温保持在37℃以下,会削弱人体对病菌抵抗的能力,使病菌更易于在体内扩散,无形中助长了病菌对人体的侵害。我们希望服用退烧药后的效果是将体温保持在37℃~38℃之间。

TIPS:

• 新生儿不能使用退烧药。事实上,2个月以上才能考虑用退烧药,6个月以上才可以用退烧药。因为新生儿体质弱,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难以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

•  一般情况下,退烧药也是要体温到38.5度以上才用,低烧无需使用。对于6个月以下的宝宝,通常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例如温水拭浴、贴退热贴、洗热水澡等。

• 但以前出现过高热惊厥的孩子如果再次出现发烧,那么就应该积极退热,可以在体温38度或之前就服用退热药,以求尽快降温。 


误区六:反复发烧是退烧药效果不好的缘故?

事实:大部分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通常会持续2—3天,因此当退烧药药力逐渐削弱,体温就会回到原来的水平并需要再次控制降温。只有彻底制服了病毒时,发热才会消失。


TIPS:

      现在,给孩子使用的退烧药物主要有两类:布洛芬(美林)、对乙酰氨基酚(泰诺林)。

一般情况下,布洛芬(美林)的退热效果可持续6~8小时;而扑热息痛(泰诺林)只能维持3~4小时。对于反复高烧的孩子建议以上两种药物交替使用。在发烧期间,一次服用布洛芬后,下次即可服用扑热息痛。交替使用即可减少反复应用一种药物可能带来不良作用,又可维持退热的效果。


误区七:退烧药见效慢,去医院输液打退烧针效果好。

    现在有些父母,可能没有正确地认识到发烧是因为集体的免疫力在起作用,以为高烧就是很严重的病,一定要速战速决,把它退下来,这就导致一些医务人员,为了迎合家长的心理,就是去了医院之后,家长要求快点退下来吧,这样医生就倾向于速战速决的方式,就是打退烧针。

事实:退烧针里面有两种成分:一种是用的是安乃近,很老的一种药品,可能很多人都听过,但正因为它是老药,所以大概70年代左右,它在国外就已经被淘汰了,是因为临床证实了,它会有严重不良反应,有的人可能会导致过敏休克,而有些人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皮肤损害。

      还有另一种是使用了地塞米松,地塞米松实际上是一种激素,激素退烧的作用机理,就是抑制我们的发热中枢,然后让它退烧,或者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是抑制了我们自己免疫力,那抑制免疫力的过程中,我们的疾病,就是我们身体不能够对口这种疾病,在这个过程中,相当于那个病毒就容易在身体内造成感染。所以我们不推荐使用退烧针,也不应该使用退烧针。                                  ——————掌上春雨医生

      大部分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感冒本身有“自限性”。其发生、发展、消退都有一个过程,不输液也会好,输液并不见得会好得更快些。对病毒没有特效药,打针输液,让宝宝挨不必要的一针,增加痛苦和浪费金钱,而且耗费时间长,耽误全家的工作和休息,实在不值得。             ————培儿屋欧茜医生

      那哪些情况真正需要输液呢?如果宝宝长时间高热不退、进食差、饮水少或者喂药特别困难时,可以考虑输液,这种情况下输液,目的是补充水分,预治脱水、改善电解质平衡。吃得少精神倦的宝宝在补充了足够的液体,糖和电解质后会更容易退热,也会感觉舒服一些。                                   ——培儿屋欧茜医生

Tips:发烧,只是感染性疾病的常见症状。退热药物可暂时解决高热问题。由于退烧过程是通过体内向外界散发热量的过程,需要大量水分参与。所以,体内水分入量不足或丢失过多都会影响退热药物的效果,适当输液,纠正体内水分不足,利于退烧,但是绝对不能理解成静脉输液,特别是静脉输抗生素可以治疗退烧,或缩短退烧过程。

1、大部分小儿发烧感冒由病毒引起,有自限性过程。静脉输液不能缩短病程;

2、要想退烧药达到理想效果,必须保证孩子摄入充分的液体,以达到散热、退烧的效果。


误区八:冰袋、酒精、捂汗……物理降温的误区。

1、用冰袋敷身子,达到降温的效果?

事实:用冰袋敷身体会让更多的热聚集在体内无法散出,严重的会导致高热惊厥,体表温度不能代表体内的温度,毛孔的收缩会让热气聚集在体内,导致手脚冰凉。


2、酒精擦全身退热?

事实:酒精是挥发性的液体,容易引起寒战导致体温再次升高;酒精过敏的风险如:皮疹、搔痒等;酒精能通过皮肤和呼吸道吸收,易引起酒精中毒,甚至可能诱发心律失常。                           ————掌上春雨医生


3、发烧要多穿衣服捂汗?

事实:捂汗有年龄限制,如果水分补充不足,很容易造成脱水,不建议在家庭中使用


误区九: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扇。

事实:其实孩子发烧了泡个温水澡是非常经济有效的屋里降温方法。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身也有利于散热退烧。

而且冬天或夏天孩子发烧要开空调!维持室温26-28度(夏)比较适合,要让人舒适,单降室温不能直接退烧,但大热天,如果不降室温,发烧时用药、洗澡、多喝水都起不到好效果。

 

 

正确认识孩子发烧

一、发热是什么?

     发热,不是疾病,是一种症状,是人的机体应对环境或疾病时的一种自然反应。这个过程对人体有益无害,在生病的时候能起到报警作用,在宝宝来讲,很多时候其实就是自身和病菌作战得热火朝天的时候。

     医学上定义高于正常体温即为发热。不同部位测量的体温正常范围不尽相同,为了方便记忆,通常我们认为测量体温超过37.5℃为发热。如果对测量及判断有疑问,请咨询儿科医生。


二、发热的原因是什么?

      宝宝发热原因分两大类。非疾病的因素包括:环境温度过高,捂热过度,疫苗反应,运动剧烈或哭闹后等。疾病因素中最常见的就是感染,还有中暑,过敏等。


三、怎样发现宝宝发热?

      老一辈用手感觉额头或皮肤温度的方法是完全不准确的,确定宝宝有没有发热只有一个途径,就是测体温。我们建议以下情况时要考虑给宝宝测体温:

1.看上去不舒服,感觉比平时皮肤温度高

2.烦躁、哭闹

3.比平时犯困,精神不好

4.疼痛

5.不想吃东西,甚至呕吐

6.出现任何你清楚和搞不清楚的疾病症状


四、如何测体温?

因为容易引起汞中毒和误吸窒息等意外发生,AAP(美国儿科学会)建议儿科不再使用水银体温计。

目前小儿常用体温计及测量方法如下:

  

 

孩子发热的家庭护理

  虽然发热本身无害,但是宝宝发热时还是会感到不舒服,容易口渴,甚至脱水。这个时候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减轻宝宝不适感和补充水分。

一、发热三个期的护理:

发热的过程就是发热的3个期反复循环,寒战——高热——退热。


小贴士:

  发热期间,体温时高时低是普遍现象,须待病因消除疾病治愈后,体温调定点恢复到原来的设定,这时体温才能恢复到正常。

  体温高低与疾病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严重感染时体温可能不升反降。


二、物理降温:包括降低环境温度和水浴擦身等。

1).降低环境温度:

让室内通风或保持室内温度在24-26℃左右,可以开空调和风扇。

松解宝宝衣物及包被。

吹风扇促进皮肤散热。


2).水浴:

①采用温水浴,水温38℃-40℃左右。

②不用冷水或冰水,容易引起寒战反而增加机体产热使体温更高。

③水浴时最好采用坐式,让宝宝坐在浴盆中,腹部以下浸泡在温水中,腹部以上用海绵或毛巾打湿轻轻擦拭,保持皮肤一定湿度,又可以再空气中慢慢挥发散热。

④水浴要持续至少30-40分钟才能起到较好的降温作用。

⑤如果宝宝手足冰凉,这是由于生病发热时末梢血管收缩导致血供循环不好引起,这时除了皮温高的地方要温水降温以外,冰凉的手足末端需要保暖,可以热水浸手足、热毛巾包裹手足、用双手揉搓手足等办法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达到保暖的效果。

⑥千万要紧记绝不能用酒精擦浴,因为宝宝皮肤通透性高,酒精易从皮肤吸收,可能会造成酒精中毒。

⑦如果宝宝抗拒温水擦浴,可以诱导宝宝坐在浴盆中玩水,达到一定效果。


三、如何给发热的宝宝补充水分和食物

  由于体温升高,高代谢率、高耗氧量和胃肠道吸收减低,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增加;高呼吸率和大量出汗,可能造成脱水和电解质不平衡;所以水、电解质和能量的补充在发热的任何一期都显得尤为重要。

  发热中的宝宝,每天对水和食物的需要量应该较平日多,但通常因为身体不适,补充是件不容易的事。给烦躁或者睡眠中的宝宝口服补水,最简单易行的办法是,用滴剂的胶头滴管挤水给他喝,一滴管大约1~2毫升,一滴管一滴管地喂,不会呛到宝宝。发热中的宝宝需要易消化的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进食过量,以免增加胃肠道的负担,一般单次食物量约为平时的2/3,总量最好比平时多一两成。


重点提醒:

 宝宝发热遇以下等情况,需尽快就医:

  1、3个月以内的宝宝

  2、发热40℃以上持续24小时,少尿或者无尿的宝宝

  3、低热持续4天以上的宝宝

  4、发热引起抽搐的宝宝

  5、剧烈呕吐或者吞咽困难的宝宝

  6、呼吸急促口唇发紫的宝宝

  7、精神差活动低,甚至昏睡的宝宝

  8、热退24小时后又复升高的宝宝

      

最后,希望父母们再次遇到宝宝发热时要保持冷静,不再慌张,有条不紊的按部就班的处理,达到fever no fear的境界

 


发烧是怎么一回事?

  发烧是人体的自我保护机制之一,是人体在调动免疫系统来对抗感染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症状。体温的高低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成正比,个人的体质不同,体温调节的敏感度也会不同。有的人轻微感冒就能烧很高,有的人即使严重感染了也不见得有很高的体温。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烧是由于感冒、耳朵感染或者支气管感染等引起的。这里说的“感染”可能是病毒感染,也可能是细菌等其它病原体感染。使用退烧药只是缓解发烧这一症状,不能治疗引起发烧的感染本身,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治标不治本”,即退烧的过程并不意味着疾病的好转过程。比如普通病毒性感冒,吃退烧药就能退烧,几小时后体温又再次升高,这是正常现象,反复高热3-5天很常见。如果是感冒病毒引起的感染,病毒在人体内有个生命周期,一般5-7天左右身体会自主将病毒清除,不需要药物去对付病毒,也没有有效的抗病毒药物可以使用。如果是细菌等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选择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本”的治疗。


高烧时如何合理选择退烧药?

  通常情况下,腋下温度超过37.2°C,耳温超过37.8°C,口腔温度超过37.5,肛门温度超过38.0°C定义为发烧。对于绝大多数3个月以上的宝宝以及成人而言,发烧本身并不危险,也不会烧坏脑袋或者导致死亡。因此,腋下温度38.5°C以下的患者,如果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好,玩耍、学习、工作等活动不受影响的话,没有必要使用药物去治疗发烧。腋下温度超过38.5°C的患者,我们推荐使用退烧药退烧,主要为了缓解发烧给人带来的不舒服,以便患者能正常饮食和睡觉,为对抗疾病补充足够的能量和保持体力。同时,高烧时推荐退烧药也为预防可能因为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


    世界各国广泛使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老少皆宜、经济实惠、合理使用安全性高的退烧药是两个经典口服老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退烧药首选,适用于3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对乙酰氨基酚”这个药名可能比较拗口,但说扑热息痛、必理通或泰诺林这样的药名大家就不陌生了,他们都是含单一有效成分“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

对乙酰氨基酚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都可以使用,不会伤害胎儿,也不会影响到哺乳中的宝宝。

对乙酰氨基酚合理剂量下使用安全性高,但过量会造成肝损伤。常用的治感冒的复方感冒药中,往往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个成分,如儿童用的氨酚烷胺颗粒、氨酚黄那敏颗粒、氨酚麻美糖浆、酚麻美敏混悬液、成人用的日夜百服宁、白加黑感冒片等。如果服用单一成分的对乙酰氨基酚退烧的同时,也在服用复方的感冒药,就很容易因为重复用药导致对乙酰氨基酚过量,因此服药前要仔细核对成分,避免相同成分药品叠加服用。


布洛芬:适用于6月龄以上的儿童和成人


蚕豆病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退烧时,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可以使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退烧无效的患者,也可以考虑换成布洛芬退烧。人们熟知的以布洛芬为单一有效成分的药包括美林、芬必得等。

布洛芬儿童的日常最大用量为每6小时一次,每次10mg/kg,一日最多4次。成人常规用量为每次200mg-400mg,每6-8小时一次,一日最多4次,一日最大剂量2400mg。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布洛芬退烧不适用于有脱水症状的患者。同时,布洛芬通过肾脏排泄,对于肾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也要谨慎使用。美林布洛芬不良反应包括可能会诱发哮喘,对于有哮喘的宝宝应慎用。布洛芬按照推荐剂量使用安全,但过量容易造成肾损伤。


    持续高烧不退的选择:两种退烧药物交替使用


在持续高烧不退情况下,可以考虑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交替使用。比如说对乙酰氨基酚用了2小时后烧没退下来,而对乙酰氨基酚最小给药间隔是4小时,这时只能用布洛芬来交替。两药交替使用的时间间隔最小2小时。交替使用时,两药各自每天最多使用次数仍然是4次。


    需要注意的是,当一日只需服用两、三次退烧药就能退烧时,我建议选择单一药品,因为每增加一种药品,就会使得吃错药的风险增加一倍。因此用一种退烧药就能控制发烧时,不要交替使用两种。


    吃药退烧时要多喝水,加快排泄有利于带走体内热量。同时,吃药降温的同时也需要配合物理降温的手段,这包括洗温水澡,或湿热毛巾擦拭全身,不要使用酒精擦拭,尤其是儿童,酒精容易透过儿童稚嫩的皮肤导致酒精中毒。


 

关注孩子的“精神状态”比“发烧度数”更重要!

           ——摘自掌上春雨医生 欧茜妈妈专刊


宝宝发烧是每个妈妈育儿过程中难免遇到的问题。民间有说法“没有不发烧就长大的孩子”、“孩子发烧一次长高一次”,朴素的说法包含了两层意思:第一,孩子发烧很常见,第二,孩子发烧不见得是坏事。这都挺有道理,不过话虽这么说,作为妈妈,面对孩子发烧却难免担心。当然,有些焦虑也是人之常情,但面对发烧,妈妈应该学会冷静处理,给宝宝比平常更多的呵护与照料。 

只有我们对发烧的知识了解得更多,才能给宝宝更好的呵护与照顾。下面就和欧医生一起来了解了解关于发烧的方方面面吧。


  首先,孩子正常体温(腋温)在36℃-37.3℃这个范围内波动。

  注意“波动”这个词,这意味着孩子正常体温不是在某一个固定值上。孩子的体温在吃奶或者运动后体温可能会升得略高,甚至达到37.8℃。只要孩子精神状态好,看上去很高兴,没有什么不适,休息一会后体温能下降,那偶尔一两次体温“超标”并不是异常,不能算做发烧。


  其次,发烧并不总是坏事。

  在儿科医生眼里,发烧通常只是人体受到病毒细菌入侵或者是接种疫苗后的一种正常的保护性反应。这时发烧不但不会对身体造成严重影响,反而有助于提高机体抵御病原菌的能力,帮助孩子从疾病过程中恢复。

  而对家长而言,孩子发烧尤其体温比较高的时候,家长常常会自然而然地认为孩子病情格外严重或者一定需要紧急处理。还有些家长误以为发烧会“烧成肺炎”、“烧坏脑子”,其实这些观念并无科学依据,只不过是长期以来非医学人士对肺炎、脑炎缺乏了解,以讹传讹造成的误解而已。

  我们按体温高低把发热分为四类:

  <38℃ 为低热;

  38~38.9℃ 为中度热;

  39~41.0℃ 为高热;

  >41.0℃ 为超高热。

  除了非常少见的超过41℃的超高热外,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热本身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


  第三,体温高低并不与病情轻重程度完全相关


  有的孩子即使轻微的感染或者仅仅接种疫苗也可能出现高热,而有些孩子病情虽然严重,也可能体温不高。


  儿科医生一直强调:孩子的精神状态远比发烧度数更能准确反映病情轻重。


  例如3岁的孩子发烧到39℃,但她的生活和平时没有两样,能吃、能玩、能睡,甚至在候诊时还和爸爸一起拍手唱儿歌。这样的孩子就没必要三更半夜把她从睡梦中叫醒赶去医院看急诊。


  对于年龄小于6个月的孩子发烧,如果还伴有不愿意吃奶、没有精神或者烦躁不安,呼吸变得比平时急促等情况,家长就应该谨慎些。因为小婴儿特别是新生儿,即使只有一点点发烧,也有可能病得很严重或者迅速变化,家长往往又不容易判断。所以这时应该及时寻求医生专业帮助,让医生帮忙寻找出发热的原因,再做针对性的处理。

  也许您会问,作为新手爸爸妈妈,我该怎样观察孩子的精神状态呢?我怎么知道什么情况才需要去医院呢?

  的确,评估孩子的精神状态并不像简单地拿体温计读数那样直观。新爸爸新妈妈您也许会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经验,会怀疑自己照顾孩子的能力;或者即使您觉得自己之前把孩子照顾得不错,但对将来可能遇到的问题还是充满困惑。当您遇到问题上网一搜索,发现各路专家等等给您一大堆的建议,而这些答案还往往是不同的!简直让人崩溃,不是吗?我想说:网上众说纷纭的内容不必句句当真,你才是整天照顾孩子和他有最密切接触的人,只要你能够保持冷静,放松又自然地观察宝宝,你就能做出最正确地判断。即使偶尔判断有偏差,也不要紧,谁没有笨手笨脚的时候呢?但这些小偏差不会对孩子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欧医生给您一些小建议作参考。在您担心的时候,不妨试着问自己下面这几个问题:

  1、宝宝发烧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是一直持续还是反反复复?上一次测量体温是什么时候?

  2、退烧期间宝宝看上去怎么样?和平时差别大吗?是仍旧开开心心玩耍还是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

  3、宝宝眼睛是否有神?当你拿出他喜爱的玩具时,他还会盯着看并要求玩吗?

  4、针对宝宝发烧的情况,你有没有采取过什么措施?这些措施有效吗?

  5、除了发烧,宝宝还有其他不舒服的表现吗?宝宝的日常生活有没有因此受到明显影响?

  6、家里还有哪些人也担心宝宝的状况?他们是否需要我的安慰和支持?我怎样做才能减轻家人的担心?

  相信您回答完这些问题,您心里便会明朗很多。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别因焦虑而忽略了您作为父母的直觉和判断;当您拿不准主意时,及时寻求医生的专业帮助最保险。

要点小结:


  1. 正常体温在36~37.3℃在范围内波动,有时吃奶或运动后体温稍稍“超标”不能算发烧。

  2. 孩子发烧不见得是坏事,绝大多数情况下发热不但不会对孩子的身体造成伤害,反而有助于孩子从疾病中恢复。

  3. 体温高低并不与病情轻重程度完全相关,孩子的精神状态远比发烧度数更能准确反映病情轻重。

  4. 父母才是和孩子最密切接触的人,只要您能够保持淡定,放松又自然地观察宝宝,您往往就能做出最正确地判断。


   

  • 找团购/学育儿

    扫码关注得意妈宝